深喀一家亲,奏响祝福祖国“最强音”

深圳艺术学校


12月4日,晚8点,由深圳艺术学校与新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共同打造的《我和我的祖国》专场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两所学校的120名师生,跨越6000公里,共同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风情音乐“狂欢”。


舞台上,一位少年用小号吹出国歌的第一句,曲声悠扬,《我和我的祖国》专场音乐会帷幕缓缓拉开。音乐会第一首作品,由民乐与管弦乐队演奏的《我爱你中国》绚烂上演。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贯彻党和国家加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要求,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我和我的祖国》专场音乐会正式上演。这是深圳艺术学校携手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师生,为祖国献上的一份最真挚的生日贺礼!


整场音乐会由深圳艺校100余名师生,与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18名师生共同演出,精彩纷呈。音乐会分为“时代力量”“丝路新语”“幸福时光”“共筑梦想”四大篇章,共13个节目。从新时代出发,让音符在丝绸之路上跳跃,深圳艺校和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的师生们深情演绎汉维两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奋斗不息的光荣梦想。


与以往音乐会不同的是,这是一场跨地域的艺术交流,此次新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的师生与深圳艺校共同携手,为祖国奏响团结、友爱、幸福、和谐的最强祝福之音!整场演出,艺术搭建起深喀友谊的桥梁,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新时代中国的热爱,以及对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美好向往。这同时也是一场精准帮扶的生动实践,标志着深圳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帮扶已经到达新的高度——从输血帮扶到开发造血的全新蜕变。

 

深喀千里来共建,民族融合一家亲


华章开启,满满自信,溢彩流光,“家”是中国人心底最柔软的弦。


深圳与喀什,一个地处我国东部南海之滨,一个位于我国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尽管两者相隔6000多公里,但我们拥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敦煌新语》是该场音乐会上第二首亮相的曲子。“这首曲子于学生而言有点难,对整个演出团队的默契要求很高,需要不断地抠细节,调整切入点,排练出完美的配合度。”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指挥亚库普·艾力说。如艾力所说,排练时,两校师生合练最多的曲目当属《敦煌新语》。数十次的“起”“停”,换回来的是音乐会现场画面感满满的一场演出。随着悠扬深邃的合奏声,“古道驿站”“敦煌盛世”的繁盛景象以及莫高窟壁画中“飞天”“反弹琵琶”等千姿百态的乐舞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两校师生透过《敦煌新语》向现场观众展现出中国民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以及中国民族乐曲的传承与创新。

从“丝路新语”到“幸福时光”,从《我爱你中国》到《敦煌新语》,民族乐器和管弦乐、戏剧表演的巧妙结合,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得淋漓尽致。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曲二胡、古筝、扬琴三重奏《思乡曲》,不仅向每一位离乡来深建设者表达最深的敬意,也寓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引领我们在新时代奔上新征程。不论我们走得多高多远,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作为青年要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思乡曲之后,一曲民乐与双排键演奏的《龙行天下》,时而恢宏大气,时而婉转轻灵,时而激昂澎湃,展现出一幕幕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画面。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深情而活泼的歌声响起,中间穿插慷慨激昂的朗诵“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独具特色的声乐+朗诵表演模式,深喀两地人民满怀热情,尽在《在希望的田野上》。



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的河南筝曲《渔舟唱晚》,是深圳艺术学校的精品节目之一,曾在多个场合进行过演出。高胡细腻柔婉,古筝沉静典雅。一曲奏毕,“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满载而归的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景象仍在脑海中荡漾。


“丝路明珠”风采深圳重现


“从东方吹来的春风,给世界善良的人打开了天堂之路。积雪消失大地充满馨香,脱去冬衣世界又穿上新装。”如维吾尔族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古典长诗《福乐智慧》中所写,深圳的无私援助,让昔日“丝路明珠”的风采逐渐重现。至今,深圳人的援疆足迹依然在前行。艺术,无疑为深喀两地人民架起了“心桥”。


扬琴、古筝、二胡、双排键、中阮、艾捷克、竹笛……由深圳艺校与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合作的曲目轮番上演,或轻快舒缓、或自由宽广、或悲壮低沉,每首曲目的演奏者用高超娴熟的技艺,征服了台下的观众,每曲结束,都迎来久久不落的掌声。



新疆民歌《牡丹汗》也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曲子,炽热的情感在弹、拉、吹、拍等动作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首新疆本地的曲子,但我们想带到深圳,跟这边的老师一起合作,所以做了一些改编。”据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音乐教研室主任穆淼介绍,《牡丹汗》是其中一首体现大美新疆的曲子,在双方艺术融合下,曲子焕发了新能量。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所以日阳中,问君言自在”“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慧自在。”取自这3层含义的中阮、古筝、扬琴三重奏《自在》,让人好不自在,心生欢快。

 


本次音乐会上,深圳艺校发挥创新基因,再次令人眼前一亮。“整场演出的专业特色在于电子音乐和民乐的融合,碰撞出新潮、现代化的火花,更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艺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音乐会要树立一个全新的典范,即演出所有的动态和张力必须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音乐会上,两校师生为在场观众送上一个个惊喜“彩蛋”:生动新颖的笙与算盘合奏的《算盘响》,引发惊叹关注,生活皆音乐,算盘即乐器“原来算盘还可以玩音乐”;更有以声乐结合朗诵出场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形式灵活多变,歌声、朗诵声在舞台久久荡漾;以及在喀什少年伴奏下抑扬顿挫的美声花腔演唱《马依拉变奏曲》,新疆风情扑面而来;琵琶与电子管风琴的奇妙碰撞,深圳艺校老师的创新改编,让《意·绒花》呈现出新姿态,丝丝扣人心弦的琵琶,辅以电子管风琴强烈的节奏感,让经典重现,让听众内心产生共鸣……无不引人入胜,彰显艺校的创新本色!



两校合作的最后一首曲子《我和我的祖国》将全场凝聚成一股团结、友爱的力量,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雷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熟悉的旋律响起,观众们随着音乐自发打起了节拍,为乐手演员们送上最诚挚的喝彩。一首首天籁般的曲子缭绕在观众心中久久方能消散。音乐带给大家的感动,久久不能平息。看到祖国的繁荣富强,祖国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让所有人倍感骄傲和自豪。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麦麦提江·艾萨高度评价:“此次音乐会,不仅增进了民族情感,更对新疆少数民族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准援疆,缔结出民族团结累累硕果


“输血式”援助的效果远不如“造血式”援助。文化产业援疆就是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的治本之策。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坚强领导下,2016 年,艺校与喀什职业技术学校结为帮扶对子。在对口支援工作中,艺校校长黄启成希望通过一系列手段,不光给帮扶学校 " 输血 ",还要提高帮扶学校自身的 " 造血 " 能力。



深圳艺术学校校长黄启成表示:" 帮扶工作不仅仅只开展物质援助,更应该在精神层面发挥好艺校本身的艺术教育优势,给帮扶学校带去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援助,走出一条帮扶工作的‘新路子’。" 


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深圳艺校将继续通过艺术帮扶、交流、融合等形式,让美好的民族情怀浸润孩子们的心。在艺术领域打造教育帮扶新样本,迎来更多高光时刻。


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艺校与帮扶学校在教学中共同学习最新的艺术教育信息和最新的教学理念,把学校的教学经验和相关教学资料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


2016年

艺校组织考察组到帮扶学校考察,了解当地艺术教育情况,并于 6 月接待帮扶学校校长到学校考察,交流教学经验。同年,学校派 1 名教师赴喀什支教,接受帮扶学校 2 名教师进修、互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帮扶工作,促进深圳援疆建设,促使双方艺术教育共同发展;

2017年

艺校访问帮扶学校,组织专场文艺演出,同时在帮扶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开展专业示范课教学交流活动、给帮扶学校赠书,并于同年 12 月邀请帮扶学校来深共同举办创意十二月活动,在演出文化交流活动中做出实事;

2018年

艺校将教学资料和相关视频与帮扶学校共享,为帮扶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个人专业提升。


深圳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艺术学校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高要求下,学校也肩负着推动艺术教育发展的使命,同时也承载着携手兄弟学校发展共进的荣光。深圳艺术学校与喀什职业技术学校两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学习互鉴,交流合作,从课堂到舞台上都呈现出喜人的成果。“将来,两校的合作共建继续向艺术实践、专业研发、课程设置等具体领域的纵深推进。两校的合作共建除了物质层面的互帮互助,更能在精神层面碰撞出最绚烂的艺术火花、缔结出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黄启成如是说。


目前,深圳正在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深圳艺术学校也将抓住机遇,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凝聚艺术教育的智慧力量,助力深圳文化建设。

 



敬请关注

深圳艺术学校

敬请关注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