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育质量提升年——民乐教研室专场音乐会“燃烧吧,青春”奏响音乐厅
日期:2018-01-11点击数:18108

12月28日晚19:30分,中国乐器学科青年教师教学专场音乐会"燃烧吧,青春"在学校南山校区音乐厅隆重举行,校领导黄启成校长,何军新、张宝生副校长和各专业师生200人观看了音乐会。

深圳艺术学校中国乐器学科汇聚了一批民族器乐表演和教育工作的优秀专业人才,其中一半以上为刚刚从专业高校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来校后一方面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一方面又在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活动的要求下不断加强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们中有的工作中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有的活跃在学校的国内外重要演出的舞台上,为民族乐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本次专场音乐会,学科中的青年教师在中老年教师带动下,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排练、磨合,最终推出了这台高水平、高质量的音乐会演出,奉献给观众六首经典音乐作品。

-01-

《珠落玉盘》

吴炫炫的扬琴独奏奏响了开场曲,瞬间把全场注意力聚焦到台上,《珠落玉盘》是一首较早运用复调织体手法进行创作的扬琴曲,于1958年出版。乐曲以清脆悦耳的扬琴音色以及顿音、颤竹技法的巧妙运用,描绘了犹如珠落玉盘般的清脆声音,营造出温馨、愉悦的氛围。旋律古朴典雅、引人入胜,演出完毕,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珠落玉盘》▼

blob.pngblob.png吴炫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扬琴专业(研究生),2015年10月进入深圳艺术学校,现为扬琴专业教师。


-02-

《Suite from THE VICTORIAN KITCHEN GARDEN》

紧接着钱坤与管弦乐教研室主任陶然老师共同演绎经典名曲《Suite from THE VICTORIAN KITCHEN GARDEN》,维多利亚的厨房花园是一个深受英国人喜爱的BBC2电视系列剧,于1987年制作,1991年保罗.雷德为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艾玛.约翰逊创作了这首有着不同感觉的五段组曲,赢得了1991年IVOR NOVELLO诺维洛;全英原创音乐大奖最佳电视主题音乐奖。作品由《前奏曲》开启田园般的画卷,《春天》里,小鸟在胡同里嬉戏,而在《迷雾》中,一种挥之不去的秋天的感觉弥漫着印象派画家的思绪。富有节奏的节拍,提醒着大家《异域风情》中总有些新奇的事物等着你去发现,当然,美丽而悦动的《夏日》,让富有想象力的单簧管与温柔而敏感的竖琴之间碰撞出来的声音,使人心情舒畅……,节目邀请到的单簧管演奏家助阵,为演出大放异彩,同样获好评。

▼竖琴 单簧管二重奏▼

blob.pngblob.png钱坤,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本科,上海音乐学院竖琴专业研究生。2006年进入深圳艺术学校任教箜篌、竖琴双专业。


-03-

《葡萄架下》

下面是廖慧娟演奏《葡萄架下》,该曲是作者的筝组曲《南疆印象》之五。新疆人的葡萄架下是与家人、朋友聚会的地方。聚会时用歌、舞、乐助兴。常常是“序”唱过后舞蹈性音乐开始。先是独舞,然后双人舞,之后舞蹈的人越来越多,乐声、鼓声、歌唱声,吆喝声、舞者鞋跟的踢踏声,响亮激越,直至达到歌舞狂欢的聚会高潮。维族人称这种聚会形式为“麦西乃普”。乐曲描绘了作者对“麦西乃普”的印象。廖慧娟把古筝这种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的古老民族弹拨乐器的典雅、优美及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演奏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尽情的享受天籁之音。

▼《葡萄架下》▼

blob.png廖慧娟,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2014年9月入职深圳艺术学校,现为古筝专业教师。


-04-

所罗门》

应建大提琴独奏《所罗门》又被称为《希伯莱狂想曲》,是布洛赫为大提琴独奏及大编织管弦乐队所写的大型交响作品,也是大提琴演奏家的试金石。此曲是布洛赫用犹太民族的音乐元素结合了圣经旧约的传道书所完成的作品。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犹太素材旋律以及通过希伯莱语特点所写成的节奏,同时还使用了大量辉煌的和声与配器。《所罗门》是三段式狂想曲,每一段都有一个有力的独奏与乐队高潮。作品结合了协奏曲中独奏乐器与乐队对比的原则以及交响诗的概念,虽然本质上是一首狂想曲,但作品有着一个基于扎实构思的正式结构。三段中慢,快,慢,有两个原则性的主题主宰着整个作品。听后,观众赞不绝口。

▼《所罗门》▼

blob.png应建,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大提琴演奏硕士。20069月任教深圳艺术学校,现为大提琴专业教师。


-05-

遥望

弹拨乐三重奏《遥望》是铭刻心头的感伤,是抛掷不开的虚无。喧哗过后,唯有孤独。遥望,徒留风中摇曳的艳丽,是最深邃的惆怅……三重奏以其高难度现代演奏技艺和现代音乐特色在音乐会的演出,再次引起强烈反响。

▼《遥望》▼

blob.pngblob.png赖俐汕,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2012年10月入职深圳艺术学校,现为阮专业教师。



blob.png原艺霖,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古筝专业,2012年2月入职深圳艺术学校,现为古筝专业教师。


-06-

《雀鸟》Tico-Tico No Fuba

最后器乐合奏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雀鸟》Tico-Tico No Fuba 是巴西作曲家泽昆哈·阿布鲁(Zequinha de Abreu)所作的一首肖罗音乐,作于1917年。肖罗 Choro ,台湾人将其翻译成“啼乐”,葡语本意是“哭泣”,是巴西音乐中一种重要的音乐类型。这种乐风起源于1860至1870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之所以叫“啼乐”,是因为最初的曲风较为低沉哀伤、多愁善感,但后来它逐渐发展成为愉悦欢快的风格。特邀嘉宾老教师张雷和青年教师们的精湛演奏再次引起音乐厅的轰动,为音乐会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雀鸟》Tico-Tico No Fuba▼

blob.png蔡莹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低音提琴专业,2008.08月进入深圳艺术学校,现为低音提琴专业助理讲师。


blob.png

演出结束,黄启成校长和班子成员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黄校长讲话中鼓励青年教师要勇于担当,加强继续教育学习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承担起学校发展的历史责任。


供稿:民乐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