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萨在香港文化中心奏响《黄河》钢琴协奏曲
版次:A18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9年12月05日
陈萨在倾情演奏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上个周末,一场名为“永恒的羽翼”的音乐会在香港文化中心连演两晚。这是香港文化中心落成30周年的志庆音乐会。音乐会由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阎惠昌执棒,呈现的6首作品均为30年前香港中乐团在开幕演出中表演的曲目。其中,著名钢琴家陈萨应邀赴港演出,奏响《黄河》钢琴协奏曲。
陈萨将《黄河》打磨出自己的音色
有着“当今最具魅力的钢琴家之一”之誉的陈萨曾受邀与众多世界级交响乐团合作,其中不乏以色列爱乐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美国洛杉矶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等世界名团。然而与民乐团的合作,是她的第二次。2015年,她曾与台北市立国乐团进行了一次实验性的合作,并为瑞典BIS唱片公司录制了唱片。在年初收到香港中乐团的演出邀约之后,陈萨便欣然答应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合作。
《黄河》钢琴协奏曲是陈萨从小就弹的曲子,也是中国最为经典的协奏曲目之一。此次音乐会,陈萨演奏的并不是1990年4月刘文金编曲的民乐版,而是2012年1月31 日按中央民族乐团现有编制完成修订的“新版”。以全新的民乐编制进行演奏,她说:“这首作品里有着非常强的情感浓度,我仍然对它保持着一种热情。”对于这样一部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钢琴协奏曲,如何演奏出属于自己的音色?陈萨表示,在对曲目的理解基础之上,想象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演绎风格,用自己的气息、情感浓度和技巧将其实现。
演出前的排练,陈萨与阎惠昌指挥对谱面的细节予以交流,确定演奏中每一个气口的处理方式。此次80余人的乐团阵容也堪称庞大,多种民族乐器音色的交织配合、呈现出的体量感都给了陈萨“充满色彩感”的全新感觉。这一次,陈萨与香港中乐团以一种“相对感性和审美化的互相调和”,将《黄河》钢琴协奏曲打磨出了自己的独有音色。
音乐文化与作品息息相关
此次应邀参与香港文化中心成立30年音乐会,陈萨曾在2015年、2016年时于此演出过。据她估算,演出当天有七八成的上座率。而更令她惊喜的是,演出结束后的签名会环节,不少乐迷朋友拿着她早前的音乐会节目单来要签名。
一直以来,提起中国的杰出钢琴家,人们总是称道他们对外国作曲家、曲目的精湛演绎。在西方审美占主流的交响乐领域,如何以音乐将中国作品、中国文化推向世界?陈萨表示,这应该从音乐史上找找答案。她以法国乐派和俄罗斯乐派举例,提出音乐和文化都是与作品息息相关的。陈萨说:“比如提起‘黄金时代’的演奏大师,都伴随着他们所擅长的一些特定曲目。能够把本国的文化精髓、审美,甚至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好地和作品合二为一,然后再带来不同的个性。”
陈萨坦言,除了《黄河》钢琴协奏曲这样的经典之作,当下的确需要大量放之国际舞台也经得起推敲的优秀作品。同时,还需要更加成熟的音乐文化土壤加以培育,以卓越的音乐家、音乐作品进行艺术输出。在陈萨看来,在西方审美占主流的交响乐领域,作为年轻的演奏家有责任推广本国文化,“把西方作品弹好了,其实只是获得了一定认同感,以后当你输出来自自己文化的东西时,某种程度上来讲,更容易被听到”。